鏡好聽

鏡好聽全新APP上線 體驗全面升級,即刻下載

下載
節目 生活風格

EP03|青路:牽亡歌記錄傳承者 林宗範

主持人 許越如
單曲長度 00:14:26
發布時間 2021-08-12
專輯資訊
許越如
追蹤 38
作品 1

info


資訊


EP03|青路:牽亡歌記錄傳承者 林宗範

 

文|許越如

圖|風中燈牽亡歌團 提供

 

“草埔路頂草青青,草埔路頂草發芽”

 

這是牽亡歌的第一段,亡魂先抵達一片青青草原,也是陰陽分界點,由此進入陰司地府。

草原少有人跡,草長至垂下,不僅翠綠,更有新芽。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對死亡的想像,茫然的亡者並非獨身進入一片渾沌,而是在眾聲引領下,於新生芽叢中漫行。

這集的「草青仔青」路,便是取自此意象,這生的結束是下趟旅程的開始。

 

早年的台灣,若沒有牽亡歌演出,去世的人無法入葬。牽亡歌是為離世的人引路,但隨著台語流失,價值觀和殯葬文化改變,大多數年輕人幾乎沒聽過牽亡歌。台南曾經是牽亡歌團最興盛之地,十多年來經林宗範採集記錄,發現牽亡歌最早其實是種廟會的陣頭表演,後來才演變成喪事儀式。與其說牽亡歌是唱給亡者聽,以現代心理學觀點,它更像是安慰生者,透過吟唱幫助宣洩悲傷的情緒,並在民間扮演勸世、勸善的作用。

 

「你問那些為什麼喜歡牽亡歌、我開始製琴的故事通通都不重要,重點只有一個,就是要好好保留台灣民間傳統跟台語,牽亡歌若失傳,很多語言文化的東西都會隨之消失!」林宗範真正想說的,只有在採訪最後的這段話。關於他個人養成、學習牽亡歌的故事,都不是重點;他最在意的,是記者有沒有好好將「保存傳統文化」的訊息,傳達給更多的群眾。

 

31歲的林宗範,沒有讀大學、不是知名企業董事長,卻是台南後壁村的知名人物,不只是製琴功夫精湛,吸引許多人登門拜訪,連總統蔡英文都曾到後壁村親自頒發「匠人魂」錦旗,彰顯他為台灣傳統文化的耕耘。

 

我們早上9點到後壁採訪林宗範時,他的父母剛幫別人噴灑農藥回來,熱汗還沒乾就大方地招呼我們,講起總統給兒子頒獎那天,爽朗的笑聲讓人立刻回溯起排場之盛況。他們始終不理解兒子為何甘願過簡樸生活,在鄉下製琴、記錄牽亡歌,但也絕對相信他的選擇。因此,每當有人向林宗範拜師學牽亡歌、或有外人為此登門拜訪,他們都熱情招呼,留你下來吃一頓後壁獨特的「豆菜麵」。

 

林宗範在純樸的後壁農庄長大,那裏綠田滿佈,風和空曠,一鐘頭也沒聽到幾台車經過。他對大學教的東西興趣缺缺,讀到高中就返家,自小四海為師,從隔壁鄰居的喪禮開始,他著迷於牽亡歌的音調與故事,投入考察跟研究,也收學生傳承此無形文化資產;除此之外,他自製月琴近20年,牛車的台灣櫸木、海邊的林投木,都是他辛苦尋覓來製琴的好材料。童年家境不允許他買樂器,他渴望能像那些廟口老人自彈自唱,去網路上找傳統歌謠的典故、曲調,從勸世歌、七字仔、到恆春調等,從小就能琅琅上口。自國小三年級,開始跟老人家學習製作二弦琴,到處鑽研不同木材和音箱共鳴的技術。

 

年紀雖輕,林宗範講話卻有種老派氣口,問他為何不曾想離開後壁,去看看更大的世界?他這些年受媒體注目,已能流利一貫地回答「這沒什麼,就是使命感啦!祖先留下的東西,斷掉就都消失了,很可惜。」在他心中,傳統文化不該是垂死或記載在教科書裡的知識,而是要融入在常日生活中,從講台語開始,便能窺見許多前人的智慧與做人處事道理。保存老文化之路是絢爛的萬花筒,越挖掘越清楚一輩子也學不完,時時冒出令人興奮的青芽。

 

但這條路眼前荒草漫天,冒著視線模糊與不確定性,為了拓墾這片田園,林宗範選擇孤傲地替來人破風。

 

文字腳本:許越如

聲音設計:蔡恩禮

圖片授權:林宗範、風中燈牽亡歌團

特別感謝:風中燈牽亡歌團、洪群甯

企劃製作:許越如

 

雙週更,週四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