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好聽

鏡好聽全新APP上線 體驗全面升級,即刻下載

下載
節目 文學生活

EP03|補足普魯斯特《歡樂時光》——認識作家的原初模型

主持人 朱嘉漢
單曲長度 00:11:40
發布時間 2021-02-19
專輯資訊
朱嘉漢
追蹤 67
作品 3

info


資訊


朱嘉漢書評—經典重來EP03|補足普魯斯特《歡樂時光》:認識作家的原初模型

 

經典重來,讓我們以閱讀之眼,承接起來自於書本的一瞬之光。

歡迎收聽「朱嘉漢書評—經典重來」,我是朱嘉漢。

這一集的節目,我將探討的經典是《追憶似水年華》的作者年輕時所寫的《歡樂時光》。

 

1896年,25歲的普魯斯特也許還無法預料,在出完第一本小說-雜文集《歡樂時光》後,要再多等待接近20年的時光,「真正的作品」《追憶似水年華》才會到來。

理解普魯斯特有個有趣的地方,是他的所有作品,包括短篇小說、未完成的長篇小說、評論作品、雜文、模仿戲謔的文章,最後都像是《追憶似水年華》的準備。甚至是他的人生,譬如無疾而終的苦戀、孱弱的身體、對男性的迷戀與嫉妒、對沙龍世界又愛又恨的情緒,尤其是對於想寫作卻缺乏核心動力的困擾,都彷彿是為了最終寫作的安排。

當然,這是我們以今天的後見之明,所產生的小小誤解了。即使對於普魯斯特短暫的一生而言,《追憶似水年華》也是鄰近中年時突然乍現般的作品。不過,這份「乍現」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漫長且徒勞地摸索中,終於找到的形式。

1908年,普魯斯特仍懷疑地寫下「我該寫小說、作哲學嗎?我是小說家嗎? 」這樣的句子,也嘗試寫出文論集《駁聖博夫》且慘遭退稿。最後才在《追憶似水年華》中的關鍵「敘事者我」誕生中,找到理想的道路。在此,普魯斯特將他畢生的經驗、想法、感受,揉合在這巨大無比的書中。長久的追尋,加上乍現的關鍵,就像小說中因為瑪德蓮所浮上的「完整的」童年回憶,將他一生最濃烈情感的記憶,從此出發,交織起長河般的故事。

 

《歡樂時光》的意義,在於提供普魯斯特的書寫原型

 

所以我們應該反過來看,普魯斯特是經過長期的忽略、視而不見,以及在失去中的悵然徒勞追尋,才在《追憶似水年華》,將過往的一切重要回憶與思索,以另一個方式再現。是從最後的作品,最後的書寫出發,使得普魯斯特先前的人生與書寫,經驗與感受,都成為將來的準備。

於是,《歡樂時光》的意義,在於提供普魯斯特的書寫原型,像是個更為純粹的,未經琢磨的原石。更美好在於,我們可以在此看出一個作家的自我期許,與「想像成為一位好作家」的初試啼聲。

《歡樂時光》的書名,直譯來說「歡愉與時日」,擬仿了希臘詩人海希奧德的詩集《工作與時日》。若希臘詩人主張工作且貶損休閒,普魯斯特則崇尚每日的歡愉。雖然以「歡樂」為題,實際上,這本書裡透露了青年作家相當多的煩惱。這些煩惱構成了普魯斯特思索的基本問題。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他將來會發展的文學風格。

首先,是擬仿,當中我們可以看見普魯斯特模仿了許多他喜歡的作家,這是一個作家建立風格的重要階段。最直接擬仿,出現在〈世俗生活與熱愛音樂〉。他模仿福婁拜的筆調,續寫了福婁拜最後一本小說《布瓦爾與貝居榭》,有趣的是,這本原著小說本身就是關於「擬仿」。附帶一提,普魯斯特生前也曾出過《擬仿與雜文》集,可以看得出他對於這項技藝是認真對待。而《追憶似水年華》裡,令人津津樂道的部分,也有他相當會模仿不同人物的語調,包括性別、階級、職業差異。我們在此可以看見普魯斯特的基本功是從多早開始練習。

 

普魯斯特迷戀沙龍的貴族與文士,也喜愛村莊風俗

 

接著是關於死亡。作者序裡,就獻給了過世的摯友威利.希斯,說「若古代希臘人會給死去的親人獻上糕點、牛奶和酒,(... )我們給死者獻上花和書。」他接著說「死亡隱藏著一股強大的力量和神秘,以及生命中所沒有的『恩典』。」是以,無論〈席凡尼子爵之死〉〈一位年輕女子的告白〉〈妒意的終結〉都是直接面對死亡的辯證。《追憶似水年華》本身也處處充滿死亡的描寫,包括外祖母、斯萬以及最重要的阿爾貝提娜,敘事者從頭到尾都抱持的死亡的意識。換句話說,《追憶似水年華》其實就是死亡之書,因為死亡是終極的逝去,失去的時光亦是不斷的死亡。我們也不難知道《歡樂時光》說的「恩典」,到了《追憶似水年華》則成為尋回的時光。

另外也有世俗。普魯斯特迷戀沙龍的貴族與文士,也喜愛村莊風俗,對於他來說,各種人、人與人都是迷人的。〈薇奧蘭特或世俗生活〉〈進城吃晚餐〉〈世俗生活與熱愛音樂〉等篇章,已經展現他日後在《追憶似水年華》描述的各種飯局、沙龍晚宴,其中的華麗、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機智與愚蠢,以及濃厚的時代感。事實上,《追憶似水年華》當中所寫的沙龍聚會,貴族雅士的鬥嘴與私底下的情慾,其背景差不多就是出版《歡樂時光》的時候。那也是普魯斯特本人最常出入各種上流社會沙龍的時期。所以,面對世俗的繁華與脆弱,《歡樂時光》寫的是當下,《追憶似水年華》則是在一切逝去之後的重新體認。

 

愛情是普魯斯特觀察一切的望遠鏡與萬花筒

 

細節上面,我們也可以注意普魯斯特的意象描寫。除了散落在各篇章外,〈懊悔:時間的夢幻色彩〉以短篇幅的速寫,展現他捕捉稍縱即逝的影像以及象徵的能力。當中第十八節「記憶裡的浮世繪」寫道:「過去那段生活的經驗對我今天的生活可說助益良多,讓我回味無窮,如今看到這些浮世繪所展現的那種快樂和充滿魅力的景觀,印著時間的痕跡,也充滿著詩憶」。已經展現普魯斯特不僅記憶,也已經注意時間在記憶中所發生的各種影響。

最後是愛情。普魯斯特對愛情的興趣,徹底呼應「歡愉」這個主題。愛情這主題幾乎散布在所有的普魯斯特的書寫之中,深入感受有之,遠距描述有之,優雅諷刺有之。我們可以說,愛情是普魯斯特觀察一切的望遠鏡與萬花筒。而《歡樂時光》是他最初的虛構嘗試,末篇〈妒意的終結〉,作為集子中最成熟作品,亦能預見他日後發展出的,參雜愛意與恨意、想像超越現實、永不饜足的佔有慾的愛情書寫。這亦是理解《追憶似水年華》當中斯萬與馬塞爾的嫉妒、痛苦的快樂與心魔。閱讀中,我們可能起雞皮疙瘩的發現,無可救藥的愛情,最終形式乃是死亡,在這裡甚至寫得比《追憶似水年華》還要直接。加上短篇的篇幅專注處理,更能直接透露普魯斯特的想法。

 

年輕的時光終究有其無可取代的光芒

 

誠實而言,《歡樂時光》還是有年輕作家的生澀感。有時過於表現,顯得做作,而某些部分又像是尚未思考清楚顯得粗糙。不過,《歡樂時光》許多主題的書寫充滿彩度,即便日後以更成熟、完整的方式寫出,然而年輕的時光終究有其無可取代的光芒。或者說,正是普魯斯特自年輕起就如此珍惜著、努力的寫下,鍛鍊感官與記憶,並以純然的熱情書寫,才能給日後專注於書寫最終作品普魯斯特可以追憶的原石。

所謂經典,某方面來說是超越限制。可以閱讀,也能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還有一個跨越,是跨越了文本。一本經典作品,可以跨越獨立單位的書,連結起不同的書。《歡樂時光》某方面而言,是更深刻認識《追憶似水年華》的入門。但我們也不妨放開心胸,不僅將它看作一部經典的補充,而是當作《追憶似水年華》閱讀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這也是《追憶似水年華》的文本之一。如此,我們可以更加完整且豐富的,沈浸在這最終回返的,贈與我們的閱讀的歡樂時光。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經典重來】,我將介紹垮世代的經典作品《裸體午餐》,歡迎收聽。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經典重來》】
每月上線全新一集 >>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製作人:林文珮 
錄音師:曾海芬
圖片設計:林彥谷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