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資訊
圓潤的身軀展現水牛沉穩的姿態,牛背上的牧童面帶微笑,四肢還是活動式的可拆卸設計,令人差點忘了它的前身是一塊方正的木材──將方柱切削成圓柱,再變成圓球,「做單件創作時,都是握著它戰戰兢兢的鑽孔,那一次成功的話,就結束了,但是當你一次要鑽五百個的時候……」
2009年,沈士傑與符麗娟還是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的學生,要在半年內完成五百隻木製水牛公仔,結果得到「有點眼歪嘴斜」的第一批水牛公仔產品。
他們如何克服由單次創作跨入設計量產的技術落差?在重視實用性的亞洲市場,以木製動物公仔與文具禮品為生產核心的木趣設計如何突破重圍、打進歐洲與韓國市場?
本集重點:
01:28 從2D到3D的挑戰:如何突破材料與設備的限制呈現動物的形態?
06:39 要量產,先要建立一個可依靠的模組
09:52 藝術創作只需要一個買家,但設計師要更為消費者著想
12:39 一隻公仔的背後,是六、七間廠商的協力製造
18:19 遠征各國參展,亞洲與歐洲市場的偏好大不相同
19:58 海外奇遇記:成功進駐法國龐畢度!
23:00 用木頭做趣味的商品,把創作的樂趣分享出去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我們的工藝時代──讓美回到日常》】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製作人:廖詠恩
錄音師:謝佩妤
圖片提供:木趣設計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鏡好聽》: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鏡好聽》App: 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追蹤《鏡好聽》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追蹤《鏡好聽》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 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