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好聽

鏡好聽全新APP上線 體驗全面升級,即刻下載

下載

EP08|接力30年的翻冤案馬拉松 蘇炳坤《被搶劫的人生》

主持人 李志德
單曲長度 00:27:00
發布時間 2020-12-31
專輯資訊
李志德
追蹤 87
作品 4

info


資訊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與《鏡文學》共同製作播出的《非虛構故事坊》】

主談人:李志德 X 前聯合報記者 林家琛

圖片來源:《鏡週刊》王漢順、林煒凱
 

無戰事的太平時代,會有何遭遇搶劫了你的人生? 而哪種案情讓法律、媒體人士願意當成使命接力翻案?

 

2018年,蘇炳坤終於等到遲了30多年的司法正義,創下司法史上總統赦免後獲再審、且改判無罪的首例;接著2019年,蘇向高院聲請刑事補償獲准,以每日最高5000元計算,獲償445萬5000元(共關押891天補償金)。

 

但是蘇炳坤失去的,遠不只891天。從躲避通緝逾10年、不斷替自己喊冤、試圖重返社會的顛簸,加上妻兒生活上的牽連,即便「全新竹都知道蘇炳坤是冤枉的」,卻因為警方為了破案動私刑做偽證定讞,給了很多人數不清的傷害,這些過程與對司法制度的省思,都收在 《被搶劫的人生》一書中。

 

不過,蘇炳坤坦言,他一路上遇到很多好人,這其中有要他「邊跑邊喊冤」的檢察官,有願認他為義子、鍥而不捨陳情甚至死諫司法的義父楊錦同,更有一個以第四權力量攪動社會與司法機構之間氛圍、猶如「翻案運動」的推手 – 聯合報地方記者林家琛。

 

一個地方司法記者,如何願意犯險採訪一個被判強盜殺人罪的在逃通緝犯?喊冤的人何其多,他如何週旋各方之間調查比對、確信蘇炳坤的冤?本節目製作團隊首度離開台北錄音室,邀請林家琛分享當年第一手的非虛構寫作記憶,回顧這個真相與證據拉扯的30年馬拉松,如何影響個人、社會與司法。

 

本集重點:

02:07 紀錄蘇炳坤的第一棒寫手林家琛:起初懷疑「冤枉」是神經病的幻想

07:16 接到在逃通緝犯的電話,林家琛害怕好奇參半赴約採訪

16:38 案情單純,為何那麼難翻案?

18:44 聽書時間 – 朗讀當年報導

22:27 記者角色轉換、轉動了什麼?檢察官、律師都以翻案當使命

24:23 審判的正義是來自於制度嗎?

 

延伸閱讀:

《被搶劫的人生:蘇炳坤從冤枉到無罪的三十年長路》

 

製作人、收音:程遠茜 / 錄音師:劉寶苓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 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