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資訊
距離我們比較近對我們影響也更大的中國,和死敵印度的關係,真的要開始回溫了嗎?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周一出訪印度,昨天(19日)會晤了印度外長蘇杰生還有印度總理莫迪,雙邊討論了許多議題,當然最受關注的就是邊境問題還有貿易合作。不過中國卻還是老要趁機會吃一下台灣豆腐。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Ruchir Sharma:所以現在正是中國的關鍵時刻,而許多國家都感受到了所謂的美國霸凌,正如中國所說,中國必須挺身而出。我認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這種情況。
彭博新聞主播:但你別忘了,美國和中國仍在談判中,他們可能會達成一項對印度不利的協議(是的),印度可能會被孤立,印度可能會成為輸家。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 Ruchir Sharma:是的,但我想說,正如我剛剛所說的,我認為這是中國必須挺身而出,對吧?所以中國可以說,好吧,那我們弄個協議,但我們也必須照顧到該地區的國家。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為了國家安全,我們需要自己生產晶片,我們不能依賴距離我們9500英里的台灣。
CNBC主播:請問部長先生,您如何看待「晶片法案」未付出但已承諾的資金?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資金可能會被轉換為股權,我們該這樣看嗎?這是您現在和英特爾討論的終極內容嗎?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是的,是的,我的意思是,(川普)總統認為我們應該讓美國從這筆交易中受益。川普的觀點是,為何我們要給一家價值一千億美元的公司這麼多錢?這對美國納稅人有什麼好處?川普的答案是,我們應該用我們的錢獲得股權。
福斯新聞記者:美國可能派地面部隊到邊境(烏克蘭)保衛嗎?
美國總統川普:聽著,說到安全問題,他們(歐洲領導人)願意派駐地面部隊。我們願意幫助他們,尤其是空中的部分,因為沒有人擁有我們有的東西,他們(俄軍)真的沒有。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是的,(領土變更)是結果之一,這往往是解決衝突的重要關鍵之一,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們的目標是保護幾個世紀以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俄羅斯人民,他們發現了這片土地,並為此浴血奮戰。他們在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建立了城市,例如奧德薩、尼古拉耶夫,以及許多其他城市,還有那裡的港口、工廠和廠房。
【本集08/20上午鏡新聞首播,08/20中午鏡好聽播出】
主持人:林梅婕
Podcast音檔後製:劉姿吟
| 鏡好聽Android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 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