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聲音筆記:《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
「人的命運的模型,不是畫靶心射箭,而是攀岩。你下一步能有什麼選擇,還在於這一步你站在什麼踏腳石上。」
暌違八年,侯文詠凝望人生全新力作。八篇探尋想望的書寫,關於努力與好玩,關於眼前與遠方,關於自己與他人,寫給走在「好玩」、「不乖」這條路的你。鏡好聽主播曾紫庭以溫暖真摯的嗓音詮釋侯文詠的生命成長故事,願每個今天都不留遺憾,願每個明天都更接近那個想望的大人。
🎧現在就收聽:《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
-
▋ 編輯室推薦:來自泰拉的噗哩
《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是作家侯文詠睽違八年推出的全新力作,也是侯文詠「成長四部曲」的最終篇。還記得初次讀到書名時,忍不住想,《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什麼是「自己想望的大人」呢?或者說「想望」是什麼呢?若去尋求辭典的答案,會找到「渴想盼望」的意思,這麼說,就是自己渴想盼望成為的大人嘍?這又讓我不禁聯想到小時候應該很多人都寫過的作文命題「我的志願」。
如果沒記錯,當初在作文簿上寫「我的志願」時,我寫的好像是空服員還是老師兩者其中之一。原因應該與小時候出國與在國外居住的經驗有關,其實不是很了解空服員的工作內容,只是羨慕他們可以經常搭著飛機來往各地。長大後雖然當過補習班老師、家教老師,但最終沒有成為空服員。再想起與周遭朋友開玩笑的討論以前各自寫的志願時,有人寫醫師,有人寫律師,結果他們也都沒有變成這些「師」。侯文詠在書中寫到一個「畫靶射紅心」的概念,他說:「人的命運的模型,不是畫靶心射箭,而是攀岩。你下一步能有什麼選擇,還在於這一步你站在什麼踏腳石上。」『大部分人的人生,往往也是這樣。這個過程,跟我們小時候作文簿寫的「我的志願」的思維完全不同。很少有人到最後真的實現了小時候的「志願」。』當時讀到這裡,好像也算是幫助我解答了這個為何許多人都沒能實現志願的小小疑惑。
繼續講到如何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既然我們在成長的路上更像是攀岩,下一步能有什麼選擇,取決於目前站在什麼踏腳石上,那麼我們能擁有什麼樣的能力、什麼樣的天賦似乎也是關鍵。侯文詠在書中分享了一段成長經歷:「我爸我媽覺得寫作文、說話只是才藝,算不上什麼有用的天賦。覺得我應該把時間盡量花在考試得高分上。」讀到這裡時也讓我很有共鳴,先不論程度如何,我自覺我的語言天賦和他一樣在小的時候就很明顯,特別在外語的掌握上。不過,我爸媽也覺得這不是什麼賺得了錢的天賦,學生時期考試選科系時,時不時會遊說我換填商學院一些似乎比較有「錢途」的系所。還好,故事的結局是我沒有違背自己的想法,還是選擇了語文相關的系所。
這樣的選擇是不是就比較沒「錢途」不曉得,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做自己享受的事肯定能做得比較長久。有關這部分,侯文詠在書中寫到:「我從前被灌輸,只有那些看得到前景的事,才叫天賦。那時候,我以為只有考試才是天賦。寫作文、說話只是興趣。但事實上不然。那些自己做了開心、別人也喜歡,能用比別人輕鬆的力氣,就能越做越好的能力,就叫天賦。不管看得到前景或者看不到,天賦就是天賦。」讀完這一段,覺得很受安慰之餘,也不禁想,當時如果能有人這樣對我說,那一定能激勵我更踏實的邁出下一步。
這次的侯文詠作品,我們邀請了鏡好聽主播曾紫庭來詮釋作者探尋想望的書寫,過程中也與侯文詠老師討論回饋有聲書詮釋的方向,透過紫庭溫暖真摯的嗓音,我們希望這部作品能像與好友分享人生故事一般引人細聽。
想知道走在「好玩」、「不乖」這條路上的侯文詠,回望自己的生命時,有哪些有趣、珍貴的成長故事要分享?一起來聽《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有聲書,願我們所有的人每個今天都不留遺憾,每個明天我們都能更接近那個自己想望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