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好聽

鏡好聽全新APP上線 體驗全面升級,即刻下載

下載

S3EP03|災難新聞最重要的,就是傳遞真實 ft.《鏡電視》採訪中心副總監莊玉珍、《鏡新聞》專題組記者林昆慶

鏡好聽 2025-09-10 16:10:00

S3EP03|災難新聞最重要的,就是傳遞真實 ft.《鏡電視》採訪中心副總監莊玉珍、《鏡新聞》專題組記者林昆慶➤點我收聽

 

※以下整理為摘錄精華版,完整版請收聽本集《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

 

翁: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收聽《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我是鏡新聞的公評人,也是這個節目的主持人翁秀琪。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種具有挑戰的新聞專業,也相當考驗團隊作戰能力的一種新聞類別──災難新聞。

 

災難新聞因為具有突發、及時、訊息量大,而且可能牽涉大量的傷亡的特性,對於在前線採訪的記者,以及在後端負責製播的新聞編輯室來說都是很大的考驗。今天我們很榮幸在節目當中邀請到兩位經驗非常豐富的新聞工作者,鏡新聞的採訪中心資深的副總監莊玉珍和鏡新聞專題組的記者林昆慶一起深入探討災難報導的新聞專業。

 

翁:兩位對於好的災難新聞覺得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或者是標準?

 

玉珍:我覺得災難新聞最重要的目的是讓觀眾看到災難現場的情況。譬如說我曾經報導過大園空難,當時有很多旅客的家屬接機等不到人,卻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所以我想災難新聞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傳遞真實,讓人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讓人們了解災難本身,甚至是背後的意義,釐清災難本身是無法掌控的天災,還是背後有人為的因素。

 

昆慶:我覺得好的災難新聞應該要產生後續的關注效應,很多的災難報導都是聚焦在事件發生的當下,可能過了兩、三個月之後,就不會有人關注了。但是透過新聞報導,我們能持續關注補助或是政策到底有沒有真的落實,實際幫助到災區重建,我覺得這是災難新聞很重要的一項標準。

 

翁:台灣的電視觀眾對於新聞記者在採訪災難新聞時有很多的批評,許多人會 覺得記者們缺乏同理心,玉珍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

 

玉珍:台灣的新聞媒體發展,從頻道開放以來產生了一些缺失。但我想我們都努力想要去改善,以鏡新聞來講,我們不管採訪社會案件或報導災難新聞時, 一定跟記者說,如果民眾不願意接受採訪,就不要勉強。

 

翁:昆慶你在報導過日本能登大地震,看到日本同業他們的做法之後,可不可以分享一下這一次的經驗對於你產生什麼影響,或是你的反思是什麼?


昆慶:我的反思是除了完成手上的工作之外,應該對災民們展現同理心。對於我來說,他們每一個人可能在災難發生後,有想要表達的需求,儘管是抱怨也好,那我是不是可以用我的工作,去幫助到他們。

 

翁:非常謝謝兩位今天把你們的相關的經驗跟我們的聽眾來分享,我相信聽眾們在聽到兩位的分享之後,對於災難新聞的實務現場,以及新聞工作者可能在採訪災難新聞時會遇到的困難,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再次謝謝兩位!

 

🎧 完整收聽《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 點我收聽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