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政,好像越來越黑了。
這「黑」不是指(或不只是指)膚色,而是給人的氣韻、感覺,帶著充分在日光下曝曬後才能擁有的生命力,有點黑金黑金的,眼眸閃爍著慧黠與活力,讓人難以想像,眼前宛如彼得潘的大男孩,其實剛過完他第四十五個生日。
對照十多年前,浸淫在音樂世界裡的他,如今褪去青澀、憂鬱、躁動,並多了一份沈穩、安定與陽光的氣息,促成這其中轉變的,絕對少不了2019年那趟牽動著島嶼一呼一吸的K2遠征。
從未想過的遠征,開啟寫作新的可能
2019年K2 Project,是社會觀察家、同時也是熱愛山岳的詹偉雄所發起的群眾募資計畫,集結了台灣出色的策展人、攝影師、設計師等一眾藝文界好手,為台灣青年登山家呂忠翰(綽號阿果)與張元植籌措挑戰台灣首登世界第二高峰K2的旅費。
K2 Project勾起了眾人向未知與夢想挑戰的熱情,當時剛完成五十座百岳的陳德政也是,內心燃起了小小的火苗,只是沒想到這一點火,點燃的卻是一場改變他一生的旅程。
「我的角色原本只是寫一篇報導,訪問阿果與元植,」陳德政回憶,「結果募資案上線前的一個深夜,詹哥(詹偉雄)突然傳來一封訊息問我:『德政,你想跟他們兩個一起去K2嗎?』」
那年陳德政剛滿四十、剛出版第三本音樂散文,那則深夜訊息,讓他的宇宙停頓了幾拍,腦中閃過的念頭是「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於是他幾乎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詹偉雄的提議。
「那時候寫作也碰到一些瓶頸,前三本書好像把可以寫的故事都寫完了,接下來,我好像沒有東西可以再掏出來。」陳德政說,作者對於機會都是敏感的,就像演員遇到好的劇本一樣,「我有機會可以去一個荒原,那可能是世界上最荒涼的角落,各種未知等著我去探索,這件事對我來說非常迷人⋯⋯」
這趟意料之外的遠征之旅,對陳德政來說,最後在《神在的地方》一書出版後完結。今(2024)年二月由鏡好聽製作的有聲書問世,隨著聲音主播楊日瀚懇切踏實的嗓音,我們彷彿又跟著陳德政重回了五年前那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從《神在的地方》回來,作家陳德政的落地
《神在的地方》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記述了陳德政與呂忠翰、張元植組成的台灣隊,向冰雪地帶前行的那一個多月。他們三人是國際遠征隊伍的一小部分,一同前行的還有來自各國的攀登好手,加上雪巴協作,總共也有三十幾人。全隊懷抱著登頂的想望前行,唯有陳德政是以隨行報導的身份前往。
「我就是一直在看、在觀察,我每天都寫日記,其實不只是日記,我也把一些細節都記下來。」
作為一個旁觀者,在那裡他見證了大自然的壯麗與恐怖,目睹了人類探索荒野與征服高峰的過程,當然也體驗到了人情的美與惡;然而同時,他也是身在其中的參與者,在無數慘摔的顛簸路途中,經驗了跨越自身極限的瞬間,在氧氣濃度只剩海平面一半、日夜溫差五十度的基地營,體會疑惑與勇氣如何共存,感受與夥伴間的繫絆,以及自己如何從一個城市青年蛻變成被自然淬鍊過的大人。
「那邊好像有某種更巨大的存在對我做了些什麼,徹底改變了我。」陳德政說,在喀喇崑崙浩瀚的山谷中,他醒悟到神——自然之神——的力量。
旅行,往往回來以後又是一個新的開始,而K2帶給他的改變也持續發酵。
四十歲的冒險結束後,陳德政說自己曾有好幾個月迴避所有與K2有關的事物,試著回歸都市生活,以及那個靜態地待在家寫作的自己。
「我必須把K2先挪到旁邊,我才能回歸日常。」
一直到隔年二月,他準備好要將這段故事寫下時,沒想到動筆才寫了三、四段,他就忍不住在書桌前激動地大哭了起來。
「那個感受太深刻了,就是一種『這些事情都是真的』,我要來回憶了,我終於要把這個故事說出來了。」
遠征時,陳德政根本沒有餘力去感受,他說,當時全身心的力氣都放在把眼前一公尺的路走好,所以儘管被那些七、八千公尺的巨山與魔幻超現實的景觀所環繞,當下也無法好好享受,只能努力自保。
「但它在身上留下了很深的戳記,那個經驗太濃了,所以儘管時隔近半年,當我真的要動筆時,回到那個情境中,一切仍然非常立體,大概因為我已經安全了,我坐在我家裡死不了了,所以當我去想、去回憶,它依然栩栩如生,甚至比我在現場時,更像是真的。」
朝著人生的K2前行,陳德政的未竟之旅
在K2之前與以後,最大的差別是什麼?陳德政思考片刻後,「大概就是變得更篤定吧!」
回到台灣,陳德政繼續他後五十座的百岳攀登,切實感受到前五十座與後五十座的差異。
「爬山就是心態、體能、技術這三件事,百岳進入到下半場,照理說難度會升高,因為縱走天數越來越長、地形越來越破碎等等,客觀上來說應該會比較辛苦,但我主觀感受上,是前五十座比較辛苦。」
這源於他在遠征過程中,曾經歷連續十八個小時的離山路,從半夜十二點走到晚上六點,那過程徹底超越身心的臨界點,「但我還是把路走完了,而且到營地時,我還是一個完整的人。」
「我的某一種界線、尺度被撬開了,就像被K2證實『你做得到』,那種信心,讓我在回來之後,走得更篤定、更有把握,也相對多出了餘裕,可以去享受風景、感受當下。」
這個篤定,不只在攀登上,寫作上,他也有相似的感受。
「《神在的地方》是我寫得最快的一本,只花了九個月的時間,而最近的新書《時空迴游》也是,過程中比過去少了點痛苦——因為之前的寫作,我通常都在種種掙扎和自我懷疑中完成。但現在,我知道我可以,」就像長久繃緊的弦終於鬆弛下來,放鬆、舒適,「所以我開始能在某種程度,享受寫作的當下,也更加確認了,嗯,寫作,就是我要做的事情。」
對比二、三十歲的徬徨,可能偶爾還會想是不是該擱筆、去開間麵包店之類的,現在的陳德政,更堅定走在向創作之山前行的道路上。呼應K2 Project裡的那句號召「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K2」,現在的他,清楚辨認了自己的K2,同時更有餘裕地、更自適地攀登,並且沿途玩耍,享受風景。
立即收聽|《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A White Summer》有聲書
▍授權方:陳德政
▍出版社:鏡好聽
▍作者:陳德政
▍主播:楊日瀚
「K2 Project」是文化評論家詹偉雄為應援台灣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攀登海拔8611公尺的世界第二高峰K2,所發起的募資計畫;作家陳德政以隨行報導者的身分,在氧氣濃度只剩海平面一半、日夜溫差五十度的基地營生活了一個月,目睹朝8000公尺「死亡地帶」奮進的身影,感受攀登者間命繫一繩的人情。在本書中,陳德政寫下人類從探索荒野到征服高峰的過程,也寫出自己如何從一個城市青年蛻變為被自然淬鍊過的大人,在浩瀚的山谷中醒悟到神的力量。鏡好聽主播楊日瀚懇切踏實的嗓音,忠實傳達出本書三位主角面對山岳的思索與態度。
延伸收聽|《作家說》陳德政:動筆後我大哭了起來,這趟遠征有股力量對我說了些什麼